2025年下半年拉開序幕,投資者應如何在股票、債券、黃金等諸多大類資產中優化配置,尋找波動市場的破局點,以實現財富的穩健增值?
2025年上半場正式收官。回顧這半年,A股市場震蕩走強,債市分化格局延續,金價波動加劇。在低利率時代,閑置資金如何配置成為當下的關鍵命題。
近日,《國際金融報》記者圍繞股票、債券、黃金的投資機會及風險點,采訪了數位業內資深人士,以期為投資者提供參考。
受訪人士普遍認為,股票、債券、黃金等大類資產仍具“掘金”潛力,但建議投資者分散配置、理性投資,切勿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股票:啞鈴型策略
2025年上半年,盡管A股市場波動加劇,但整體在震蕩中呈現逐步走強的態勢。數據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上證綜指累計收漲2.76%,深證成指累計收漲0.48%,創業板指累計收漲0.53%。
“今年市場比去年好不少,但好像還是賺不到錢。”入市已近5年的滬上投資者小王(化名)向記者表示,他此前虧損較大,即便市場有所好轉,目前總賬戶仍浮虧近12%。
實際上,像小王這樣長期未實現盈利的A股投資者占比并不低,“A股盈利困局”已成為困擾多數股民的普遍性難題。
優美利投資總經理賀金龍向《國際金融報》記者分析稱,2025上半年A股走勢整體呈現震蕩磨底,結構分化行情表現突出。同時,上半年波動率整體增加,并逐步呈現出區間收斂態勢。本月初市場觸達階段性底部,此后在政策預期與外圍環境的不確定性博弈中反復筑底。
融智投資基金經理夏風光指出,“近一年來,A股行情呈現一大一小的‘啞鈴化’特征:一方面是銀行股不斷走強,另一方面是小微盤股持續活躍。”
夏風光進一步分析,從深層背景來看,市場資金流動性非常充沛,股債蹺蹺板效應下,高息類資產持續吸引資金流入,同時投機性資金也高度活躍。不過,市場全面啟動遲遲未能展開,這一方面是因為上市公司整體利潤增速尚未恢復,另一方面則受到前期關稅擾動和地緣政治緊張的影響。
面對這樣的市場行情,投資者在下半年應采取怎樣的投資策略?
對此,明澤投資基金經理胡墨晗向記者分析稱,隨著貼現率下行,市場整體估值中樞有望上移,為指數帶來上升空間。但短期內指數更多呈現橫盤震蕩態勢,投資者應將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結構性機會。建議著重關注前期回調至相對低位的科技成長核心資產,以及業績表現穩健的低PB(市凈率)、高股息權重股,構建科技與紅利均衡的投資組合。
“由于市場輪動較快,下半年還是建議采取‘啞鈴型’策略。”順時投資權益投資總監易小斌指出,預計科技成長仍是下半年的投資主線,但更新迭代較快,需要較強的市場敏銳度。例如,AI(人工智能)應用、人形機器人、低空經濟和新能源技術,以及核聚變、穩定幣、化工新材料、機械高端制造等領域,都不斷涌現出新的投資機會。不過,這些領域彈性較大,需要投資者具備較強的節奏把握能力。與此同時,在當前市場環境下,低估值、高分紅的防御性板塊仍值得配置,有望成為低利率時代下的優質避風港。
債券:波段交易策略
今年上半年,債券市場經歷了如同“過山車”般的劇烈波動。
10年期國債利率收益率自去年以來一直處于下行通道,今年1月更是跌破1.6%,盤中最低觸及1.58%,創下歷史新低。不過,市場很快迎來轉折。3月,10年期國債收益率回升至1.8%以上,而6月以來穩定在1.6%上方。
對于債市的劇烈波動,不少債基投資者怨聲載道,從最初的“搶跑”逐漸變得“冷靜”。一位堅定的債基投資者邱紅(化名)調侃道:“前兩年的‘債牛’或許只是偶然,如今市場主打一個價值回歸,還是得及時調整倉位。”
邱紅告訴記者,盡管她今年所購的多只債基未出現虧損,但盈利明顯低于去年。尤其是中長債基金的波動顯著加劇,不少投資者因未踩準節奏而遭受較大虧損。
“上半年債市總體呈現‘先抑后揚’的震蕩行情。”寧水資本研究員冀舟向記者分析稱,年初為維穩匯率,資金面有所收緊,疊加權益市場回暖帶動風險偏好回升,導致一季度債市有所調整。但隨著海外關稅的超預期加碼,以及一系列貨幣政策的持續發力,債市在二季度再度走強,國債收益率呈現趨勢性下行。
展望后市,冀舟認為,盡管國內經濟呈現向好態勢,但仍面臨需求偏弱、物價低位運行等挑戰,整體仍處于偏緩修復階段。在此背景下,貨幣政策持續發力的必要性依然較強,二季度的央行政策例會也表明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仍將延續,未來會通過多種貨幣政策工具推動經濟穩增長。整體而言,在經濟修復動能偏緩和政策持續發力的預期影響下,預計債牛趨勢仍將延續。
“展望未來,債牛或許并不會就此消失,但很難出現夸張的單邊上漲行情。”暢力資產董事長、投資總監寶曉輝解釋道,目前來看,下半年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大幅加碼的可能性并不高,不太會有突發性政策對債市產生實質性影響。同時,當前經濟與通脹數據相對疲軟,政策利率在短期內很難出現反轉。綜合來看,下半年債券市場向上或向下突破都有一定難度,預計仍將維持震蕩走勢。
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該如何“掘金”債市?
“債券市場方面,目前海外債投資策略和波段交易策略仍然值得推薦。”寶曉輝分析稱,海外債投資策略方面,由于海外市場整體通脹數據仍高居不下,海外美元債和離岸債收益率高于中國境內市場。投資者可以在監管允許的方式和渠道內,適當配置高息海外債,以尋求超額收益。不過,投資者也需要關注潛在的匯率風險。在波段交易策略方面,因為下半年債市大概率仍是震蕩走勢,投資者可以具體關注債券的波段交易機會,如地方債與國債的利差、新老債券的利差等,利用這些標的的利率差異進行套利操作來獲取收益。
“下半年,債市將在窄幅震蕩中蘊含機會,需以票息為盾、以波段為矛,方能在慢牛中持續獲益。”賀金龍建議,投資者一方面可以把握票息安全墊,另一方面利用震蕩波段增厚收益。在品種選擇上,建議捕捉利差壓縮的機會,比如新老券的流動性差異以及地方債與國債利差的壓縮機會。與此同時,在信用債方面,建議規避弱資質區域,通過基本面和信用面的支撐,把握季節性窗口去做波段收益。
黃金:分批建倉策略
在2025年上半年,黃金憑借其獨特的避險屬性和投資價值,再度躋身表現最佳的大類資產之列。
長期投資黃金的李明(化名)告訴記者,“自去年開始轉投銀行積存金后,我已經成功兌換了一根金條。不過,近期金價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回調,所以最近購買銀行積存金的頻率和金額都不如以前多了。”
Wind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倫敦金現累計漲幅高達25.84%。回顧金價行情,2025年首個交易日,倫敦金現大漲1.26%,收報2657.195美元/盎司。此后金價一路上漲,盤中一度突破3500美元/盎司。不過,4月中下旬以來,金價開始持續震蕩,并一路緩慢走低,最近則維持在3300美元/盎司附近。
“金價短期內確實面臨調整壓力。”中輝期貨資管部投資經理王維芒向記者分析表示,一方面,伊以停火等地緣風險降溫削弱了避險需求。另一方面,市場還存在部分資金獲利了結的情況。此外,技術面上,3300美元/盎司的關鍵支撐位面臨市場考驗,存在一定風險點,若經濟數據超預期也可能引發拋壓。
“今年上半年,受地緣局勢緊張、美聯儲政策寬松、多國央行增加黃金儲備以及美元走弱等因素影響,黃金價格整體震蕩上行。下半年,金價存在調整壓力,高位震蕩的可能性比較大。”華輝創富投資總經理袁華明向記者表示。
既然黃金市場有步入震蕩期的趨勢,那么未來黃金還值得投資者買入嗎?
“中長期來看,黃金配置邏輯依然堅實。”王維芒表示,美聯儲降息周期臨近,美元弱勢預期持續利好金價。此外,全球經濟秩序仍在重塑過程中,各國央行持續購買黃金,這為后市金價提供了有力支撐。此外,黃金與其他資產的相關性較低,反映出市場對美元體系的長期不信任。因此,配置黃金有助于分散投資風險,其配置價值持續顯著。
考慮到黃金價格高位震蕩的可能性,袁華明建議,“投資者可利用市場調整的契機,分批逐步建倉。此外,配置黃金生產企業的股票,也是提升黃金投資收益率值得考慮的一種方式。”
“在全球貨幣體系重構的大背景下,黃金仍然具備長期配置價值,適宜作為資產配置關鍵部分,以對沖風險。”胡墨晗向記者表示。
不過,胡墨晗也提醒道,投資者還需密切關注美元指數、美國經濟數據、地緣政治局勢以及全球央行貨幣政策等關鍵因素的動態變化,這些因素均可能對黃金價格走勢產生不利影響,從而給投資決策帶來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