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資產交易引爆市場,熱度從港股蔓延至A股。
在滬深兩市互動平臺上,穩定幣成為近期的熱門話題。7月2日,天融信稱公司在穩定幣方面已有區塊鏈、零信任、隱私計算、商用密碼等相關技術的研究及應用;同一天,卓創資訊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目前尚未參與穩定幣相關項目。此前,天風證券表示子公司獲得香港證監會批準虛擬資產交易服務牌照,而新國都則稱公司暫未開展與穩定幣相關的業務。
當下,上市公司對于相關業務進展的披露與不實信息的澄清,仍在引發廣泛關注。
在業內人士看來,政策開閘、效率激增與戰略占位,共同驅動市場對穩定幣業務的看好。特別是將于8月1日正式生效的香港《穩定幣條例》,是全球首個針對法幣穩定幣的全面監管框架正式落地。
“穩定幣業務目前處于從政策落地走向場景試點的關鍵階段。”華夏基金 (香港)行政總裁甘添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香港Web3生態系統正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動能,推動本地生態朝著可持續方向發展。艾德金融研究部聯席董事陳剛持有相同看法,他認為,隨著條例的生效,香港將擁有全球領先的穩定幣監管框架,為市場奠定堅實的合規與信任基礎,極大地提升其公信力。
德恒律師事務所上海辦公室合伙人趙志東和律師助理張梓煜認為,《穩定幣條例》的快速通過和實施,展現了香港在數字貨幣監管領域的國際競爭意識。這一監管框架的建立,為全球法幣穩定幣發展樹立了新標準,鞏固了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虛擬資產樞紐的戰略地位。
聚光燈下的穩定幣
穩定幣市場熱度持續飆升。
通俗意義上來講,穩定幣是將現實世界美元等法定貨幣與虛擬資產世界數字貨幣連接起來,可以認為是“數字貨幣的現金”。
按照香港《穩定幣條例》,穩定幣則是以計算單位或經濟價值的儲存形式表述的加密貨幣,并滿足四方面條件,一是作為公眾接受的交易媒介,用于支付、償債或投資;二是可通過電子方式轉移、儲存或買賣;三是采用分布式分類賬或類似技術;四是幣值掛鉤單一資產或一籃子資產。
事實上,早在2014年,首個穩定幣已被推出,是由Tether公司推出的泰達幣(USDT),1USDT錨定1美元,即每發行1枚USDT,Tether公司都會在銀行賬戶中存入1美元的儲備金作為支撐,目前,USDT已發展為加密貨幣交易、跨境支付等領域的基礎工具。
此后伴隨著質疑,穩定幣市場逐步增長,截至2025年6月4日,穩定幣發行規模超2500億美元,市場呈現是兩巨頭,USDT規模超1500億美元,USDC規模超600億美元,其余百花齊放的格局,累計有250多種穩定幣。
同月,穩定幣第一股上市點燃了市場熱情,也讓穩定幣進入大眾視野。
6月5日,“穩定幣第一股”CRCL在美國IPO首日收漲近170%,報83.23美元,遠高于此前給出的IPO發行價每股31美元,此后,股價暴漲,7月1日收盤股價已達到192美元。據了解,Circle是全球第二大穩定幣USDC穩定幣發行商。
國信證券研究所認為,一個被廣泛認可的穩定幣,離不開用戶方、生態方、發行方的共同努力。
其中,發行方承擔了穩定幣發行、儲備資產、為用戶提供幣值穩定的承諾與行動機制。生態方包括交易所、銀行、接受穩定幣交易提供實物資產的商戶等,交易所與商戶是流量的入口,是交易場景落地的平臺,銀行托管儲備資產并提供信任背書。用戶方的活躍度是整個生態的基石。
香港穩定幣加速跑
在世界主要經濟體加速建立穩定幣監管框架之際,香港成為了全球首個為法幣掛鉤穩定幣建立專門監管制度的國際金融中心。
今年5月21日,香港特區政府于2024年底提交的《穩定幣條例草案》經香港立法會三讀通過,意味著香港將率先落實設立法幣穩定幣發行人的發牌制度,完善對相關虛擬資產活動的監管框架。
此后,香港特區政府發布了《香港數字資產發展政策宣言2.0》,其中提到穩定幣發行人發牌機制將于8月1日實施。
在業內人士看來,穩定幣的創設和發行,是整個生態系統的起點。發行公司需要獲得香港金管局頒發的穩定幣發行牌照,并嚴格遵守《穩定幣條例》中關于儲備管理、贖回保障、資本充足率、風險管理等各項核心責任。
香港穩定幣的加速發展得益于其清晰的監管框架。
“從技術和試點進度來看,穩定幣已從概念驗證進入實操階段,香港金管局已啟動穩定幣沙盒測試,多家機構,包括我們也參與其中,正在探索支付+申贖+資產管理的一體化應用。”甘添稱,目前穩定幣業務正處于“基礎規則已定、應用場景待爆發”的臨界點。接下來,誰能率先打通“合規+落地+連接資產”的閉環,就有機會成為市場領導者。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也了解到,作為《穩定幣條例》實施的配套機制,香港金管局于2024年3月推出“穩定幣發行人沙盒”,旨在為擬發行穩定幣的機構提供受控測試環境,允許其在監管豁免下驗證業務模型和技術系統。
同年7月,首批穩定幣發行人沙盒名單公布,包括5家機構,其中區塊鏈科技公司兩家,即京東集團旗下的京東幣鏈科技(香港)、圓幣創新科技,另外三家渣打銀行(香港)、安擬集團、香港電訊(HKT)選擇聯合申請。
螞蟻國際表示,計劃在8月1日香港《穩定幣條例》生效后盡快提交申請,正在全球財資管理方面加速投資、拓展合作。
“初期階段僅會批復個位數的發行牌照,發行人必須有實實在在的應用場景。”國信證券研究所認為,即使前期進入“沙盒”的機構也并不意味著必然會獲得牌照。
全球虛擬資產中心的雄心
以穩定幣為重要抓手,香港正以前瞻性的姿態,積極打造全球虛擬資產中心。
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特區政府及監管機構對數字加密資產一直保持密切關注。早在2022年,香港就發布了《有關香港虛擬資產發展的政策宣言》,香港金管局也于2022年發布加密資產和穩定幣討論文件,邀請業界和公眾就有關的監管模式提出意見。最終今年5月21日通過《穩定幣條例草案》,并于5月30日在憲報刊登,正式成為法例,這也意味著,香港對虛擬資產的監管邁上新的臺階。
實際上,今年以來,穩定幣相關監管動態不斷。5月27日,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發布針對穩定幣發行、加密資產托管及相關企業財務穩健性的監管提案,為加密行業建立更明確的監管路徑。6月12日,美國參議院通過對《GENIUS穩定幣法案》修正案的程序性動議,該法案要求穩定幣以美元或等值高流動性資產全額儲備,并對市值超過500億美元的發行方進行年度審計。
歐盟雖早于香港通過加密資產市場法案(MiCA),但其穩定幣規則將于2025年6月才全面生效,香港在專門穩定幣立法速度上實現反超。
“香港《穩定幣條例》通過構建兼顧創新與風險的監管框架,為全球法幣穩定幣發展樹立了新標準,鞏固了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虛擬資產樞紐的戰略地位。”趙志東表示,《穩定幣條例》的生效具有吸引全球金融科技企業在港布局,推動虛擬資產與傳統金融的融合發展的戰略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6月26日,中國香港特區政府發布《香港數字資產發展政策宣言2.0》,聚焦于提升市場效率與滿足高流動性等核心需求。
艾德金融研究部聯席董事陳剛認為,《政策宣言2.0》的發布,將給香港數字資產市場帶來清晰、明確的定位和方向,下一階段發展聚焦提升數字資產交易流動性、推動更多元化的數字資產產品供應,強化香港作為全球數字資產中心的地位,顯示了香港特區政府致力于將香港打造成數字資產領域的全球創新中心的決心。
“此次發布的政策宣言2.0展現出香港更深層次的發展愿景。”甘添指出,這套循序漸進、系統完備的發展策略,將有力提升市場運行質量,促進業務創新與市場參與,并為從業機構提供更明確的發展指引。
在他看來,Web 3.0技術正推動金融資產全面代幣化,而穩定幣憑借高效、低成本的跨境支付優勢,已在發展中國家廣泛滲透,交易規模甚至超越部分主權貨幣體系。香港通過央行數字貨幣(CBDC)、數碼港元和穩定幣沙盒三大實驗,構建了“代幣化貨幣+資產”的金融新生態。監管框架的完善進一步加速主流金融機構入場,而地緣政治與新興市場需求則凸顯穩定幣的替代潛力。
他進一步預測,未來全球貨幣體系或向少數主流穩定幣收斂,但這一進程需依托強大的金融市場與貿易場景。香港的實踐不僅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新路徑,更可能重塑國際金融基礎設施的底層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