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包括高盛、匯豐、摩根大通以及摩根士丹利等在內的多家外資金融巨頭,紛紛宣布有關高管變更的動態。
從人事變動調整來看,多家外資巨頭正積極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尋求發展機遇,對亞太地區尤其是中國市場高度重視。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隨著全球金融市場的不斷變化和亞太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尤其是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外資銀行紛紛將目光聚焦于此,通過調整高管團隊,引入具有豐富經驗和專業能力的人才,以更好地適應市場變化,滿足客戶需求,實現業務增長。
業務重組與戰略調整并行
近期,匯豐集團在亞洲地區正進行著深度的業務重組和戰略調整,以適應市場變化和集團發展的需要。
根據有關內部備忘錄內容,孫丹瑩在 5 月 1 日卸任匯豐銀行中國國際財富與卓越理財(IWPB)業務負責人一職。屆時,匯豐現任亞洲 IWPB 主管張凱將從新加坡調任至上海,并兼任中國區 IWPB 代理負責人。此前,路透社報道,匯豐發言人證實了上述內容。
據了解,孫丹瑩將轉任 IWPB 戰略項目董事總經理,這是一個新設職位。她將向全球財富管理主管 Barry O'Byrne 匯報工作,并將從上海遷往香港。她主導的全球戰略項目涵蓋多個重要領域,包括在重要的跨境業務走廊把握客戶增長和資金流動的機遇,以及推動客戶服務體驗的一致性。這些項目對于加速實現集團國際財富管理及卓越理財業務的增長目標至關重要。
就在5 月 2 日,匯豐控股公告了集團主席繼任程序的最新消息:于 2017 年 9 月 1 日加入董事會,并自 2017 年 10 月 1 日起出任集團主席的杜嘉祺已知會董事會,擬于 2025 年底前退任集團主席職位。
整體來看,匯豐的業務重組和戰略調整,反映出其在應對市場變化和集團發展需求方面的積極舉措。通過調整領導層架構和優化業務布局,匯豐希望提升其在亞洲地區尤其是中國市場的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實現業務的可持續發展。
投行、并購再添猛將
多家外資銀行近期的高管變更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其整體戰略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
摩根大通方面也在亞太布局重磅大咖。4月29日,摩根大通宣布任命杜峯為亞太區副主席,在此次任命前,他任鼎暉投資首席執行官。據了解,杜峯在銀行以及另類資產管理領域擁有超過30年的豐富經驗,曾任美銀美林亞太區投資銀行聯席主管、摩根士丹利中國投資銀行業務主席。
近年來,摩根大通在亞太地區持續加碼布局,從澳大利亞、大中華區到日本和東南亞,展開全方位的戰略性人才招募與業務拓展,核心目標在于強化其投行業務的領先地位,并進一步搶占區域市場份額。通過系統性的人才引進和本地化戰略,摩根大通正重點深耕中國、東南亞及澳大利亞等關鍵市場,以鞏固其在亞太投行領域的競爭優勢。
4月25日消息,原美銀證券董事總經理、中國投資銀行部主管胡霽光履新,已加入摩根士丹利亞太區投行團隊,任中國區副主席。公開信息顯示,胡霽光畢業于美國耶魯大學,獲得歷史、經濟雙學士學位以及法律博士(J.D.)學位。此前,他曾擔任花旗中國投資銀行部主管、美銀證券中國投資銀行部主管,在投資銀行領域積累了深厚的專業知識和廣泛的人脈資源
此外,據路透社消息,近期,高盛在亞太(除日本外)市場也進行了重要的人事任命,旨在進一步強化其并購業務實力。Sushil Bathija 被任命為亞太(除日本外)并購主管,他目前還擔任亞太(除日本外)消費零售組負責人以及亞太(除日本外)并購團隊首席運營官,同時是亞太(除日本外)投資銀行業務運營委員會和亞太區合規委員會的成員。
Vikram Chavali 則被任命為亞太(除日本外)私募股權投資者并購主管,他現任亞太(除日本外)科技、媒體與電信首席運營官以及亞太區承銷承諾委員會成員。在匯報架構上,Bathija 和 Chavali 將向 Raghav Maliah、Yoshihiko Yano 和 Ed Wittig 三位亞太區并購聯席主管匯報工作。
市場分析認為,此次任命顯示出高盛在亞太并購市場進一步拓展業務的決心,通過整合內部資源,在激烈的競爭中鞏固和提升其市場地位。未來,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客戶需求的變化,外資銀行在亞太地區的戰略布局和業務發展將更加值得關注。
排版:劉珺宇???
校對:高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