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著劇票去觀展、憑車票享景點優惠、用球賽門票住店有折扣……一張票,跨界聯動多樣場景,串起長長消費鏈條,形成“1+1>2”的效應。多地圍繞自身文旅資源,推出聯合票券、折扣套餐、滿減優惠等服務產品,推動文體商旅融合發展。“五一”假期,小小票根,顯現撬動消費的巨大能量。(見5月6日《人民日報》)
剛剛結束的“五一”假期,文旅市場交出亮麗成績單。其中,運營模式創新激活了消費潛力。比如,河北廊坊某戲劇公園推出“購票贈票”活動,游客不僅可以額外獲贈其他場景的暢游票,還能憑門票在就餐、住宿、觀影、免費停車等方面享受優惠。再如,河南洛陽推出“票根+”活動,游客憑火車票等票根可享受多個景區門票半價優惠;云南玉溪推出一張球票附贈多種優惠活動……這不僅豐富了游客的假期之旅,還顯著促進了多個消費場景的旅游營收。
一張小小的票根串起諸多消費業態,做大消費“蛋糕”,被稱為“票根經濟”。在這種消費模式下,消費者和商家均可從“票根經濟”中獲益,同時區域經濟發展有了更多新的機遇和可能——“票根經濟”改變了過去各個行業及企業“單打獨斗”的局面。在以往的文旅消費場景下,消費者的經濟成本、時間成本都不低。眼下,多地以“票根+”為切入點,探索推動文體商旅等融合發展,使消費綜合成本降低,激活了消費者一連串的消費意愿。
在我國多措并舉促進消費的大背景下,“票根經濟”帶來多種啟示:其一,創新消費模式無止境。進一步提振消費,除了提升消費信心外,關鍵還要創新消費場景和方式,讓消費者有意愿深度消費、多元消費。其二,促進各行業融合發展,大有可為。分散的經營模式會在一定程度上推高經營成本,而通過票根等工具把分散的經營場景融合起來,可以通過價格優惠起到引流作用,當消費者“跟著票根消費”,商家就可獲得更多生意機會。其三,區域融合抱團,前景可期。目前,票根串聯的多元消費場景主要集中在單個城市的不同區域,未來,跨地區融合,形成區域內不同地方特色互補、資源互補等聯合優勢,也是值得探索的方向。
“票根經濟”爆火,展現了其富有生機活力的一面。從長遠看,保障該模式可持續發展,還應強化“票根+”所串聯起來的消費場景中的服務品質、權益保障等工作。讓“一張票的跨界之旅”源源不斷釋放經濟價值,各地不妨再多一些探索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