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迎來5月“開門紅”。
5月6日,三大指數集體上揚,市場情緒顯著回暖,上證指數重返3300點上方??煽睾司圩儭⑾⊥?、鴻蒙、算力等熱門題材表現亮眼,成為帶動市場上行的核心力量。
摩根士丹利基金、德邦基金、金鷹基金、諾安基金等多家公募機構發聲,普遍認為5月A股風險偏好有望邊際回升,科技成長、國產替代、中盤價值等方向具備階段性機會,建議投資者逢低布局政策與產業趨勢共振的核心賽道。
A股迎節后開門紅,公募唱多5月行情
5月6日,市場呈現“價量齊升”態勢,除主板權重股穩定發力外,題材股活躍度顯著提升。
截至收盤,上證指數漲1.13%,報3316.11點,重返3300點上方;深證成指漲1.84%,創業板指漲1.97%。超4900股飄紅,可控核聚變概念、稀土概念、鴻蒙概念、算力概念等多個板塊概念股大漲,市場賺錢效應正從單一賽道向多元題材擴散,反映出資金對新技術、高成長賽道的強烈偏好。
值得注意的是,市場成交額時隔多日再度突破1.3萬億元,三市合計成交額13644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放量1714億元,場外資金加速回流。
對于5月市場走勢,多家基金公司釋放積極信號。
行情節奏上,諾安基金認為,5月或是一輪籌碼出清后的交易型機會,在這個階段機構持倉不擁擠,且短期對內需、外需等業績情形不敏感的主題可能會更加占優。5月可以重點關注的新技術和產業題材包括:多模態AI(國產算力、端側應用等)、AI/AR眼鏡(SoC、光波導、MicroLED、碳化硅等)、MCP+AI Agent(港股互聯網龍頭、軟件開發商)、創新藥以及可控核聚變。
展望5月,金鷹基金分析認為,綜合考慮日歷效應和風格輪動的有利環境,建議風偏抬升和產業科技為核心考量,兼顧業績尚可的中盤股。一方面,5月在財報和重要會議后,市場交易主線或重新關注科技產業動態驅動的估值機會,前期成長調整相對充分,在政策對資產價格定調維穩的階段,風偏或邊際回升。另一方面,外圍系統性風險的沖擊仍未消散,建議兼配業績尚可的中盤價值以防守。此外,當前制約市場風險偏好的仍是關稅進展,密切關注首批貿易協議帶來的沖擊,國內政策確定性下,可堅定信心、逢低布局。
摩根士丹利基金同樣表示,A股市場后續機會預計顯著好于4月份。一季報落地后,投資者對業績的擔憂大為緩解,風險偏好有望提升,一旦行業發生積極變化,投資者將會積極參與,從而提高市場活躍度,科技成長、高端制造、新消費等領域尤為值得重視。
警惕關稅擾動,把握政策與業績雙主線
對于海外市場的不穩定因素,諾安基金表示,盡管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在4月30日接受??怂剐侣劜稍L時表示美國正推進和17個主要貿易伙伴的雙邊談判,但從目前各方政府官員表態及主流媒體報道來看,真正推進比較順利的可能只有印度。5月可能會出現更多類似美烏礦產協議這樣“為簽而簽”的雙邊貿易協議或談判框架,特朗普會頻繁用“關鍵時刻協議”來緩和國內爭議以及穩定市場。
德邦基金則表示,進入5月,關稅問題并未緩解,而且經歷一個月的發酵期或已經開始對于4月的出口出現明顯的拖累作用;尤其是對于紡織服裝、家具制造等傳統勞動密集型行業,因產品附加值低、議價能力弱,難以消化關稅成本,訂單流失風險顯著增加。但同時,市場已逐漸適應關稅擾動,并衍生出結構性機會。資金開始聚焦國產替代邏輯,半導體設備領域尤為突出。5月建議關注出口依賴度低、內需市場廣闊的行業,如食品飲料、基礎建材等。這些行業不僅受關稅沖擊較小,且受益于國內消費復蘇與基建需求釋放,業績增長確定性較高。
另一方面,由于美國關稅問題,進一步推升美國的通脹;從就業和經濟數據來看,當前市場對美聯儲6月降息預期強烈,CME顯示降息概率已達55.8%。歷史經驗表明,美聯儲降息周期往往伴隨美元貶值與全球資金再配置。美元走弱將緩解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增強外資對人民幣資產的配置意愿。作為外資流入A股的重要通道,北向資金的流向將直接影響市場走勢。
不過,摩根士丹利基金固定收益投資部唐海亮認為,關稅政策博弈后,未來資本市場或將更多著眼于基本面的沖擊和應對。加征關稅對基本面的直接沖擊或逐漸表現出來。PMI數據具有一定的前瞻性,4月底公布的制造業PMI回落至榮枯線以下的49.0%,其中出口新訂單指數回落4.3個百分點至44.7%,這是2023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前期,國內存在一致的關稅預期而出現不同程度的搶出口現象,這也可能導致一定的需求提前,未來數月出口可能存在較大壓力。
“成長與價值”成公募布局共識
在行業配置上,機構形成“成長+價值”均衡布局共識:
中長期維度,諾安基金認為有三大高確定性趨勢值得持續跟蹤。一是國產算力、端側AI、創新藥等國產替代概念。二是銅鋁等基礎工業品、軍工材料、能源基建和通信基建等。三是文旅方向上的酒店、景區、OTA,醫療服務方向上的眼科、齒科、中醫,以及保險龍頭。
從板塊表現看,德邦基金認為,流動性敏感的成長板塊將率先受益。新能源、AI+、機器人等前期因流動性緊張而估值承壓的領域,有望迎來估值修復。當然,國內的政策發力時點是5月最需要關心的事項。4月25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定調“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預示5月將進入政策密集落地期。貨幣政策方面,降準降息箭在弦上,預計最快5月中旬實施。因此,5月建議配置兩個方向:一是防御與進攻結合:配置食品飲料、公用事業等防御性板塊;同時布局AI+、新能源、機器人等成長板塊,把握估值修復機會。二是關注政策催化:重點跟蹤降準降息落地、專項債發行等政策動態,及時布局受益行業。
行業配置上,金鷹基金建議,關稅沖擊階段緩和后或仍有擾動,國內政策高確定下風偏預計階段性抬升,短期可關注科技成長的低位布局機會,以及績優行業的上行勢能,兼配黃金、軍工和糧食等資產在全球經濟貨幣政策敏感期的風險對沖價值。
第一是科技成長:2月末以來的調整幅度已相對較深,疊加關稅沖擊下,部分行業及公司已回調至DeepSeek爆發前位置。當前科技行情仍處于產業爆發的相對早期,即使在外部沖擊下,國內科技自主和產業發展仍是大勢所趨。
第二是創新藥:醫藥行業處于相對較低估值水平,同時創新藥集采政策環境迎來重大轉變,估值上限或有望打開。近期《進一步優化藥品集采政策的方案(征求意見稿)》顯示,優化集采品種和投標企業準入標準(新藥不集采、市場規模小的品種不采集;高風險品種審慎納入),且“唯低價”集采政策轉變的重要拐點(同一品種內,入圍企業應符合價差不超過 1.8 倍的要求)。
第三是黃金和國防軍工:特朗普的“美國優先”主張對全球經濟穩定性的潛在沖擊風險和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使得避險資產和防御型資產的配置價值邊際提升,建議持續關注國防軍工、糧食、安防和黃金等資產的配置機會。
校對:彭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