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凱新材(301216)7月3日晚間公告,公司計劃從近日開始有序調減PET生產計劃,并在減產期間組織設備檢修維護。本次減產檢修涉及PET產能60萬噸,后續具體復產安排將根據裝置檢修進展以及市場行情統籌規劃。
該公司表示,本次減產檢修的PET產能占公司總產能的20%,預計會對公司整體經營業績產生較大的影響,公司將密切關注本次減產的后續進展情況。
據了解,該公司減產是因為行業出現產能過剩,出現行業性虧損,PET同行共同決定限制產量,減少庫存。
萬凱新材去年虧損,公司表示,業績變動的主要原因是PET瓶片新增產能集中投放,導致行業競爭加劇,行業平均加工費較上年下降超過30%。盡管公司PET瓶片的產銷量保持穩定,但加工費隨市場行情下降,導致毛利及毛利率大幅下滑,最終導致公司業績由盈轉虧。為應對行業周期,公司采取了多項措施,包括擴大海外營銷渠道、加快MEG項目建設、加強研發創新等,以保障流動性安全并強化核心競爭力。
5月份,華潤材料(301090)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預計2025年PET產能依舊會階段性過剩,公司將更加堅定降本提質增效,大力推進轉型創新,聚焦“雙核一力”,加大力度研發高比例rPET、高性能PETG、耐溫PET等產品,全力以赴推進業績企穩向好、股東回報持續提升。
據統計,聚酯瓶片產能從2023年末的1661萬噸提升至2043萬噸,同比增加近23%。
萬凱新材正在推進尼日利亞30萬噸聚酯瓶片生產基地建設,并計劃在印度尼西亞投資建設75萬噸聚酯瓶片生產基地,進一步擴大海外產能布局。近年來,國內瓶片行業產能增長迅猛,但供需失衡問題日益突出。
2024年,萬凱新材海外業務營收達62.39億元,同比增長11.61%,占公司總營收的36.21%。
面對去年上半年國內產生過剩,國內PET瓶片工廠也采取主動措施,調整生產策略以應對市場變化。多家知名企業,包括海南逸盛(75萬噸)、萬凱新材、華潤材料等宣布了停產計劃,以減少過剩產能并優化資源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