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醫療器械是“國之重器”,被視為國家制造能力和科技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深圳是國內高端醫療器械產業的集聚地之一,不僅誕生了邁瑞醫療、華大基因、新產業等進入全球醫療器械百強的知名公司,還產生了諸多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
近期,證券時報記者在“千億產業新勢能”調研中,走進了位于深圳坪山的愛康生物。愛康生物是一家研發、生產血液檢驗和血液制備設備、試劑等產品的高新技術企業,其核心產品——全自動酶免儀和全自動血型分析儀在國內多個細分領域占有率第一,是這個領域的“隱形冠軍”。
記者在愛康生物看到,公司除了極少的標準件從外部采購之外,從PCBA貼片到核心元器件,大部分組件均為自主開發、生產、組裝,公司甚至有一家專門生產零部件的工廠。在總部的倉庫里,自產零部件多達數萬種。
“這一切都是為了保證品質可控和交期可控,盡最大可能滿足客戶需求。”愛康生物副總經理李運奇對證券時報記者解釋,因為醫療器械對品質的要求非常高,而公司的產品定制化能力很強。親自做,是公司多年摸索形成的策略。
全部產線自己干,成本效益能否最大化?李運奇則駁斥了記者的問題:“如果只求利潤,關掉幾條產線就行了。”他表示,相比利潤,公司更看重所處的細分領域對產業鏈的價值,“如果我們不做,可能就沒有企業做了”。
公司之所以敢于采取這樣的發展策略,依靠的是深圳高度發達的上下游制造產業鏈及政府的配套服務。李運奇舉例,“深圳的電子產業高度流水線化,我們一家上游電路板打印企業,針對標準化的產品,從接單到生產可以實現全程自動化。另外,深圳市及坪山區的政府對民營企業所需資源的協調力度很大,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我們的后顧之憂。”
這是公司在“一厘米寬,幾米深”的細分市場里的生存密碼。公司經多年摸索,深知把產品做精、服務做好,遠比當期的利潤更重要。正是在這種理念下,愛康生物從華強北的一間小辦公室,做到在坪山建起總部基地。而面對細分行業天花板低的問題,李運奇透露,公司正在研發的新產品,目標將是全球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