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A股上市的期貨公司瑞達期貨因子公司會計核算不規范問題違規,公司及相關責任人收到廈門證監局出具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與此同時,瑞達期貨也收到了深交所下發的監管函。
實際上,近期已有多家期貨公司以及多位從業人員被罰,這表明期貨行業的監管力度正在持續加強。
瑞達期貨被開罰單
4月30日晚間,廈門證監局向瑞達期貨開出了罰單。經調查發現,瑞達期貨對風險管理子公司的內部控制管理存在不足,其子公司瑞達新控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會計核算不夠規范。具體而言,以前年度部分貿易類業務收入確認不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準則》的規定,這直接導致公司有關年度定期報告披露的相關財務數據不準確。不過,公司已對前期會計差錯進行了更正。
廈門證監局明確指出,上述行為違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證監會令第182號)第三條第一款以及《期貨公司監督管理辦法》(證監會令第155號)第五十一條、第五十六條的規定。依據相關規定,廈門證監局決定對瑞達期貨采取出具警示函、責令處分有關人員和責令增加內部合規檢查次數的監督管理措施。
此外,廈門證監局認為,林志斌作為瑞達期貨董事長,葛昶作為公司總經理,曾永紅作為公司財務總監,楊明東作為公司首席風險官,未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四條、第五十一條、《期貨公司監督管理辦法》第九十九條的規定履行勤勉盡責義務,對前述行為負有責任。因此,對上述人員也出具了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因上述違規行為,瑞達期貨在當日同時收到深交所下發的監管函。
4月23日,瑞達期貨發布公告稱,為了更嚴謹地執行收入準則,公司對母公司及子公司的各項業務收入進行了逐一自查。基于謹慎性考慮,將2022年部分貿易業務的收入確認方法由“總額法”調整為“凈額法”。更正后,瑞達期貨2022年營業總收入減少7721.19萬元,調整為20.29億元。
瑞達期貨創建于1993年,是國內大型全牌照期貨公司。2019年,該公司在深交所掛牌上市,成為深交所期貨第一股,也是第二家登陸A股的期貨上市公司。
4月29日,瑞達期貨發布的2025年一季度財報顯示,一季度實現營收3.83億元,同比增長36.8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81億元,同比上升12.01%;基本每股收益0.18元,同比增加12.50%。2024年,瑞達期貨營業收入達18.10億元,較上年增長95.45%;歸母凈利潤為3.83億元,同比增長56.93%。
東吳證券在研報中指出,2024年瑞達期貨兩大核心業務資管業務和風險管理業務收入同比均有較大幅度的增長。瑞達期貨是CTA資管領跑者,看好資管規模提升帶來的長期業績增長。
期貨行業監管趨嚴
隨著《期貨衍生品法》的實施以及相關配套法規的持續完善,期貨行業監管持續加強,近期已有多家期貨公司因內部控制和管理方面的違規行為被罰。
4月30日,天津證監局發布公告,對山金期貨采取責令改正措施的行政監管措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公告顯示,山金期貨對分支機構及從業人員的管理存在漏洞,表明公司內部控制存在缺陷,違反了《期貨公司監督管理辦法》第五十六條的有關規定。依據《期貨公司監督管理辦法》第一百零九條的規定,天津證監局決定對山金期貨采取責令改正的監督管理措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此前,上海東亞期貨因存在資產管理業務人員管理混亂等多項違規行為,且情節嚴重、遲遲未整改到位,最終被上海證監局采取暫停新增資產管理業務12個月的監督管理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12月30日,中國人民銀行網站發布對上海東亞期貨及5名公司時任從業人員的處罰決定。上海東亞期貨因“違反銀行間債券市場管理規定”及“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被警告,同時沒收違法所得857.25萬元,罰款3606.76萬元,罰沒金額合計約4464萬元。一同被罰的還有公司時任資產管理部負責人、時任資產管理部固收項目組負責人、時任董事長、時任首席風險官、時任資產管理部經理,分別被罰款2.5萬元至52.5萬元不等。
有行業人士表示,此次瑞達期貨的違規事件以及整個期貨行業近期接二連三的處罰情況,都在警示著期貨市場各參與主體要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強化內部控制與管理,共同維護期貨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
校對:李凌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