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晚間,波長光電(301421)發布了2024年年度報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報。2024年,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4.16億元,同比增長14.32%,主要得益于激光光學業務板塊的強勁表現,該板塊貢獻了2.69億元收入,同比增長22.17%。2025年一季度,波長光電延續營收增長勢頭,實現收入9923萬元,同比增長20.87%,半導體、PCB和紅外安防領域的強勁需求為主要驅動力。
收入有所增長,但公司凈利潤出現一定程度的下滑,2024年歸母凈利潤下滑31.72%至3696萬元,2025年一季度同比下降39.55%至651萬元。這一下滑主要是由于紅外業務毛利受原材料市場波動影響,資產與信用減值損失增加,以及管理費用、研發費用上升。2025年一季度凈利潤下滑還受到人員工資、股權激勵費用及新增固定資產折舊攤銷費增加的影響。
營收的持續增長表明,公司在市場拓展和業務發展方面仍具有較強的勢頭。公開資料顯示,波長光電是國內精密光學元件、組件的主要供應商之一,專注于為工業激光加工和紅外熱成像以及消費級光學等領域提供各類光學設備、光學設計以及光學檢測的整體解決方案。其主要產品涵蓋了光學元件系列,包括光學透鏡、反射鏡、偏振鏡等,其材料種類豐富,可覆蓋紫外、可見和近、中、遠紅外的波長范圍;光學組件系列則有各類光路整形及控制的鏡頭、光學子系統等;還有光學系統方案與檢測設計工具系列等,產品廣泛應用于激光加工、紅外熱成像及消費級光學等多個領域,是眾多光學應用領域的關鍵基礎元件。
公司重視研發創新能力建設,通過多年的發展,激光和紅外光學元件、組件等產品已成為公司的核心優勢產品,并形成了眾多核心技術以及相應的成熟研發體系。公司引入先進的光學加工、檢測設備,如離子束、磁流變拋光設備等,確保光學元件加工精度達到超精密級別,產品質量優于行業平均水平。同時,公司擁有專業的鍍膜團隊,能夠實現多種高性能膜系,從而在國內外激光和紅外光學產業中贏得了良好的聲譽,品牌“RONAR-SMITH”榮獲江蘇省著名商標,彰顯了公司在產品質量方面的突出表現。
得益于此,波長光電與國內外眾多知名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如國內激光行業龍頭大族激光、華工科技、海目星等,國內紅外行業龍頭高德紅外、大立科技、睿創微納等。這些優質客戶資源為公司的穩定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有助于公司在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波長光電實施了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這一舉措充分彰顯了公司對人才的高度重視與堅定投入,通過創新的激勵機制充分激發公司核心團隊的積極性與創造力,將員工利益與公司長遠發展緊密相連,為公司的持續增長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據2024年年報數據顯示,2024年研發投入達2787萬元,同比增長29.15%,占營收比例6.7%,進一步印證了公司在人才與創新領域的深度耕耘,以人才驅動創新,以創新驅動未來,全方位構筑公司在行業內的競爭優勢,穩步邁向新的征程。
據介紹,隨著全球科技的不斷進步,光學元件在各個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推動了精密光學行業的持續發展。在工業激光加工領域,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對激光加工設備的需求不斷增加;在紅外熱成像領域,安防監控、工業檢測、汽車輔助駕駛等應用場景的拓展使得市場需求穩步上升;消費級光學領域,智能手機、AR/VR等消費電子產品的創新升級也對光學元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光學元件市場帶來了廣闊的增量空間。
從市場規模來看,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全球半導體制造設備出貨金額達到1171億美元,相較2023年的1063億美元增長10%。中國大陸、韓國和中國臺灣仍然是半導體設備支出的前三大市場,合計占全球市場的74%。由此可見,光學元件在半導體制造等領域的應用市場規模龐大且增長迅速。
據介紹,未來,隨著5G通信、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和應用,光學元件行業將迎來更多的發展機遇。在智能駕駛領域,激光雷達等光學傳感器將成為自動駕駛汽車的關鍵部件,市場需求有望呈現爆發式增長;在消費電子領域,折疊屏手機、AR/VR智能眼鏡等創新產品的不斷推出,將為光學元件市場創造新的增長點。同時,隨著國內制造業的不斷升級和進口替代的加速推進,國內精密光學企業有望在更大的市場空間中占據更重要的地位。(齊和寧)
校對:廖勝超